安宁图书角,心灵的港湾
2022-07-14 19:53
      有人将人生比喻成一本书,有些是鸿篇巨著,有些是叙事散文,还有些是精美随笔……不管是何种文体,我们都希望这本书有始有终,有一个完整的结尾。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生命戛然而止,很多人没有做好书写结尾的准备,也根本没有机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个很好的总结。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生,又如何看待死亡?在B10老年医学病房的“安宁图书角”,您可能会找到答案。
本期推送为大家介绍“安宁图书角”里的5本人文社科类图书——《见证生命见证爱》《相约星期二》《病床边的陌生人》《最好的告别》《生命尽头的需要》。欢迎住院患者、家属和本院同事来图书角借书,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眼睛和心灵共同去重新认识人生与死亡,感受活着的价值、死亡的意义。

 
      01 见证生命见证爱
      生而有爱,离别亦无憾、有尊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需努力的课题。
国内安宁疗护旗手、中国疼痛领域专家、医学人文学者——路桂军医生,以自身过硬的医学专业素养和组织参与国外600余场医学人文活动的经验,写成了这本感人肺腑,又引人深思的著作。
      死亡是个体和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往往给生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多数人无法平静地走出。作者在书中从一线接触的病患案例讲起,结合自己所医治的病患与其家庭难以言说的痛苦与爱,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辅以作为一名疼痛科医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反思,探讨疼痛、安宁疗护、生命与死亡、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哀伤抚慰的作用,以及生命教育等诸多问题。
      作者提出“四道人生——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面对死亡的智慧,为读者补上被忽视的重要一课:在家文化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如何看待死亡?又如何面对亲近之人的离去?
 
      相关书评
      品读路大夫的书,一定会真切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魅力,而非只是知识和技术实力。你的脑海中会蓦然冒出一些与医生身份不是很契合的角色设定: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情感深沉的人,一个通达灵性的人,一个彻悟苦难、豁达生死且超然于技术之上的呵护者、关怀者。我期待有更多的肿瘤科大夫、麻醉科大夫,乃至全体医护人员也能有路大夫这样的觉悟与提升,那不仅是中国肿瘤患者之福,也是医患关系之福。
       ——王一方,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
      作者路桂军从1992年第一次接触病人的死亡,到饱尝自己二姐死亡的切肤之痛,中间有许多咀嚼反省。本书是他数十年的智慧精华,他说:“医生要有俯瞰人生的能力!”希望此书能作为医学生的必读参考书。
      ——赵可式,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台湾安宁疗护推手

 
       02  相约星期二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这是一本关于人生思考的书。
      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贯穿着死亡、生命的价值、爱与救赎等叙事主题。如果死是结束,那么生就是开始。所以学会死亡,就是学会生活。本书中,对死亡的关注是为了凸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1994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已时日无多。作为莫里教授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教授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都上门陪伴,聆听教授讲授的包括“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有意义的人生”等主题在内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在莫里教授逝世后,米奇将其醒世箴言缀珠成链,著成《相约星期二》。
      死亡既作为该作品的主题,又作为该小说的线索,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更深入、更透彻的思考,使该作品本身散发出浓郁的哲学意蕴。
 
      相关书评
      临终前,他要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课程名称是人生。上了十四周,最后一堂是葬礼。
      他把课堂留下了。课堂越变越大,现在延伸到了中国。我向过路的朋友们大声招呼:来,值得进去听听。
      ——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

 
      03   病床边的陌生人
      关于法学与生命伦理学塑造医学决策的历史。
      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历史中,私人开业、游医郎中都是主要的医学实践形式,医生可能是患者的朋友、熟人。在双方互相信赖的基础上,医生以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为患者选定治疗方案,成为典型的医学决策模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深刻影响了医学的面貌,工业化、城市化瓦解了熟人社会,医生成为陌生人,医院成为陌生之地,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和前来就医的患者却由于巨大的知识鸿沟而难以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诸类新兴社会运动之中,一场围绕生命伦理的诉求颠覆了医生的职业系统。法官、律师、哲学家、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非医学人群进入了医学决策领域,这些新来的陌生人改变了医患的天平,推动了医学决策的规范化,强化了患者在医学决策中的权利。“医生仅与自己的患者和上帝同在”的病床边图景自此渐行渐远,成为历史。
       历史学家罗思曼(David J. Rothman)在1991年的作品《病床边的陌生人》中,便是以医学史上这一历史性转向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从历史性转向中看专门知识与人文伦理以及医患关系无处不在的张力。
 
       相关书评
       对于任何一名关心法律、医学及伦理问题的学者来说,这本书都吸引力十足。
       ——桑德拉·H.约翰逊,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法学院健康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04  最好的告别
       凡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跨越生命的最后台阶?
       当独立、自主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用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书中将“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以启迪,也给读者以思考。
 
       相关书评:
       死亡是跟随每个人的巨大阴影,但是恐惧反而使我们对它视而不见。逃避的后果往往是“事到临头”时的惊慌失措。《最好的告别》帮助我们挪开捂住眼睛的手,讲述个人以及社会在面对死亡时如何保持从容。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在与癌细胞交手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未知生,焉知死”。作为一名医生,阿图· 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他从医者的角度思考,对病人及其陪伴者来说,人生最后阶段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
 

 
       05  生命尽头的需要
       本书是国际安宁缓和医疗领域领军人物大卫·凯斯勒充满爱和人文关怀的经典著作。作者试图通过解释、整合和拓展临终者的需要,来恢复临终者及他们所爱之人的力量。
      本书帮助我们克服疑虑去讨论死亡的话题,教我们怎样和临终者交谈,清晰地听到、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我们保持希望,帮助我们及我们所爱之人有尊严地、平和地面对死亡。本书也会向临终者展示他人正在探索的道路,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书里讲述了许多临终病人及其家属和朋友面临过的挑战,包含很多真实发生的故事和案例,以及他们和作者从中得到的感悟。他们的故事、经历和情感将为读者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指导,使读者可以对临终者产生共鸣并帮到他们,也帮助读者清晰而正确地认识死亡的过程,反思生命的意义。
 
       相关书评:
       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神秘而美丽的时刻,在这本书中我们反思那个时刻。它让我们明白,死亡就是让我们完完全全地被爱萦绕,就像落入神的怀抱。
——特蕾莎修女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回避。人们企盼的不只是优生,还要优逝。《生命尽头的需要》一书的出版,像雪中炭、及时雨,就是为了指导人们在临终阶段,到达圆满终点,实现这一美好愿望。
       ——崔以泰,中国临终关怀学新学科创始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起人之一
 
      欢迎大家来“安宁图书角”借阅图书!也欢迎大家提供安宁缓和医疗相关的书单、捐赠图书!
      编辑排版: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团队
      本文为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指导单位
      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
      中国老年大健康智库
      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