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同理|志愿者安宁主题分享集锦(三)
2023-03-31 20:34
       前言
       尊重、平等是沟通的前提,也是与他人相处的准则。身为安宁疗护志愿者,在服务中沟通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但是我们面对的沟通场景,往往又是极具挑战的.
       末期病人和家属会有很多心理特征:罪恶感、自责,还有生气、需要被饶恕、害怕失去......
       同时他们可能会有很多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手足无措......
       其实同理心和沟通方式的培养,往往贯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学习安宁疗护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去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与周遭的关系。
       宣泄,也是一种疗愈
       我是慧慧,今年五月份上海疫情时,我负责心理援助热线回访工作。一次我接到信息组反馈,有一名求助者,住在偏僻的三不管区域,身份是外来务工人员,语言的攻击性特别强,特别烦躁。
       当接通了电话,我还没有介绍完,她就直接问:“上海什么时候能解封,我什么时候能回老家?”我答复道:“特殊时期,我没法跟您说准确的解封时间。”此时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咆哮式的声音:“那你找个管事的人来给我说!”,我可以感觉到她脸上青筋暴露的样子。因为了解到她比较烦躁,攻击性强,我已经有一定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这样的冲击,内心还是有些低落。
       我自己在2020年疫情时期,有在酒店隔离14天的经历。但想到说这些会把矛盾更加激化,最后我选择了沉默。大概半分钟后,我做出了回应:“我能感受到你的无力。”然后我就再没说话。她说:“嗯,你知道大上海现在什么情况吗?我都在这隔离40天了,每天吃泡面,你能体会到这种心情吗?”她一顿牢骚,说了很多很偏激的话,我默默地听着。
       我平静又确切地说道:“我能感受到你此刻的心情,很无助。但是,因为疫情我们都没法掌控的,而且我希望我能真正意义上帮助你,比如帮你联系社区或者街道人员,保证你吃喝的正常供给。”当我这样一说,她语气平和多了。我又说:“没关系的,只要你需要帮助,我们尽最大力量帮助你,但是疫情的确没法掌控,我们都和你在一起。”她长叹了一口气,语气又平和了很多,说道:“哎呀,我这40多天只有家人给我打电话,家人也没有办法,我都哭过无数次,可是哭也没有用……”
       我持续倾听着她的诉说,我想我们的交流有触动到她,她的语气渐渐平和。最后她说:“哎呀,总归还是要谢谢你啊!因为总算有人给我来电话了,我打了各种热线,必须要登录,要写身份证号,要注册,你打这个电话,我总算是能说出来。”最后我们平和地挂断了电话。
       学习安宁疗护的课程后,我更能体谅到求助者的无助,对方表达过程也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疗愈。
       编者按:
       治疗性沟通的目的是:改变观念,疏导情绪,引导行为。同理心(或称同感心更准确)是辨识、沟通、表达,包括:
       1. 出空自己,感同身受;
       2. 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方式反映情绪;
       3. 整理对方情绪;
       4. 使对方整理自己的情绪;
       5. 使对方感觉被了解;
       6. 更有效应付现实。
       上述案例是运用同感心进行沟通的成功表现。
       父亲烦躁的原因
       我是Yan,回忆起父亲临终前的那段日子,思绪万千。
       在父亲的生命末期,他在重症监护室住了比较长时间,当时让他做心脏搭桥手术。但他有其他的基础病,会有很严重的副作用,医院让我们家属选择是否手术,我们通过商议决定手术。
       住院期间,父亲一到晚上就情绪烦躁,特别闹。晚上我姐夫陪着父亲,父亲每天后半夜跟姐夫吵架。为了了解吵架的原因,我就去了病房,看了环境的具体情况,我感觉可能是因为父亲在病房里住的时间太久了,从来没出去过,才会烦躁。一般情况下,病人没有大碍,在重症监护室住几天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但父亲住的时间太久了,从来没出过那个病房。
       于是我跟医生商量:“别的病人是在ICU住几天就转到普通病房,到普通病房之后就可以经常出去散心,感受户外的新鲜空气,看外面的景色。我是否可以用轮椅,把父亲推到走廊里,或者院子里稍微转转。”起初医生说:“不行,你父亲情况特别严重,出了这个重症监护室,他心脏方面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但在我的坚持下,医生同意我推着父亲在走廊里转转。转完后,父亲状态挺好的,于是我们又去医院的园区里转了一圈,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之后,父亲晚上也不闹也不吵了,心情好转多了。   
       后来父亲出院,回家待了一段时间,有时家人说话有些不耐烦,但我一直努力理解父亲,跟他探讨现实的情况,再站在他的角度帮他解决问题,父亲也愿意把心里话跟我说。虽然父亲最后去世了,但我很开心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让他感到被理解、被关怀。
       编者按:
       安宁疗护强调生死两无憾,沟通是必要条件。同感心是用自己的脚穿对方的鞋,感受对方的情绪。在这个案例中,细心的女儿比儿子善于观察、理解与沟通,使父亲善终,自己也不留遗憾。
       一串手串引发的心结
       世界上有种痛苦叫“子欲孝而亲不待”,在我和我亲人身上,也曾发生过这样的遗憾。
       我哥哥脾气比较暴躁,说话直,我俩成家后,母亲跟着哥哥一起生活,而我则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随着年纪的增长,母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小毛病也多了起来,而哥哥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导致他在面对母亲各种“小问题”上,总是不耐烦,常常跟母亲说“你怎么又不舒服了?”“你就不能消停会儿吗?”之类的话。可能在他看来,母亲是亲人,可以承受并谅解自己的情绪,实际上久而久之就会伤人,母亲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我每个月去看母亲的时候,常常听到母亲对哥哥的抱怨,而我却没有耐心倾听,也总是跟母亲说“你应该多体谅我哥。”“这点小事,你不要再折腾了。”后来母亲得了肺炎,不想麻烦哥哥,也怕影响我工作生活,没告诉我,一直压着,最后自己想不开自杀了。
       母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哥哥都是在自责痛苦中度过的。直到最近学习了安宁疗护,在讲“沟通与同理”时,有提到日常对话中的“你讯息”和“我讯息”,我才意识到造成我们遗憾的原因其实是:与母亲沟通时的错误方式。
       上面我们和母亲的一些对话,大家或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包括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经常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可以这么做?”这都是属于“你讯息”。“你讯息”的沟通方式把矛头指向对方,充满了评判、说教、指责、抱怨,让人听着很不舒服。我和哥哥都觉得很爱母亲,可是实际上我们把耐心、宽容给了别人,却把脾气、痛苦给了亲近的人,从而让母亲感到孤独心寒。
       那正确的沟通方式是什么呢?是“我讯息”。我朋友的故事就是个正确案例:一次因为他的孩子考试成绩垫底,他被老师请了过去。回家的路上,他挺生气的,但是想想训斥孩子其实也无济于事。所以回家后,当孩子战战兢兢地看着他时,他说“哎呀,老师批评我的时候,我觉得好没面子,你看爸爸是个爱面子的人,这样子被老师说真是太不好了。”孩子默不作声地回了房间。此后,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这就是“我讯息”,是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平等交流。如果我和我哥哥在跟母亲沟通时,能够使用到“我讯息”,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怀和耐心,或许母亲就不会选择自杀。
       编者按:
       因为亲近而无所顾忌,因为熟悉而随意伤害。似乎是错误的言行、错误的沟通方式惹的祸,然而语言、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语言上“我讯息”的深层一定是善良,尊重,平等,包容,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