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安宁缓和医疗的困境与希望》
2023-11-22 19:48

《小康》10月下旬刊
        日前,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荣基金”)秘书长任蕾女士接受了《小康》杂志的采访,探讨安宁疗护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希望。
        作为多年持续助力国内安宁疗护领域发展的社会组织,荣基金在支持三级医院专业引领、社区医护技能培养、安宁志愿者培育、公众宣教等方面持续发力,旨在从社会力量的角度整合各个领域的资源,推动安宁疗护在国内的发展,成为安宁疗护平台的搭建、支持与协调者。荣基金希望呼吁、引导和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到安宁推广之中,从而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家庭获得优质的安宁服务。
        刊物简介:
        《小康》杂志于2004年1月由求是杂志社创办。杂志被中宣部列入重点时政新闻类刊物,以提供国内重要政经新闻为主,注重民生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报道,旨在从民生观察角度解读中国的发展进程。《小康》报道题材广泛,涉及时事评论、经济生活、民间问题、人物,兼含文化、时尚、国际新知等领域。集权威性、参考性、务实性和知识趣味于一体。
        杂志定位于政商精英专属读物,和政府机关、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全方位呈现中国社会各项建设成就,成为了向国际传播中国社会生活状况的综合权威媒体。
        采访摘录:完整版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安宁疗护领域的社会组织,近年来,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荣基金)持续加大在安宁项目方面的投入,并不断加强安宁疗护宣传倡导,推动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知识教育和能力建设,推动面向社会大众的安宁理念宣传,为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民间力量。
        荣基金理事、秘书长任蕾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大众对安宁疗护理念的了解较少,大家普遍不知道临终时还可以这样选择,因为能关注到安宁疗护的人大部分是自己曾经经历过家人离世,内心留下很多内疚或遗憾,还有一部分人是想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其余的人则不愿意涉及和“死亡”有关的话题,全社会对安宁疗护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
        2018年,由爱心人士发起设立荣基金后,理事们认为安宁疗护关系到几乎每一个人的死亡质量,在现在老龄化加剧的环境下尤为重要,需要有更多更专业的社会力量去做这件事。2019年,安宁疗护项目立项。任蕾介绍:“安宁疗护是我们投入精力与资金较大的项目,运营模式以四大方向来引领:一是支持三甲医院、科研院校里安宁疗护的领军人物,支持他们的行业引领作用;二是支持社区居家安宁疗护的能力建设;三是大众宣教,提升公众的认知;四是专业志愿者的培养。”
        安宁疗护遵循“四全”照顾理念:全人、全家、全队、全程。在安宁疗护理念推开之前,有医生把病人当成“一种病”或“一个器官”来对待,而“全人”的概念则代表着人是有“身心社灵”的整体——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灵性有时也解释为精神。“全家”则指安宁疗护不仅照顾到病人,还要照顾到他的家属,往往生病的时候,家属是更焦虑和更无助的。而整个的安宁疗护实施者由多角色的社会分工团队组成,有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营养师、志愿者……所以是“全队”的照顾。“全程”是从这个人一进入安宁疗护的服务开始,一直到最后,是完整的链条,还包括他去世以后,对家属的哀伤抚慰。
        在荣基金安宁疗护项目中,安宁疗护志愿者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在‘全队’的角色里,志愿者占比较大的分量。我们从2020年开始跟协和医院合作建立了一个专业的安宁志愿者培训体系平台,后来我们继续在志愿者培育方面努力,不断地完善培训内容,包括生命教育的内容、安宁疗护的专业知识、关于陪伴的实践,还有线下活动,同时也会给志愿者进行心理情绪的疏导,比如哀伤的疗愈等,培训内容比较配套,也一直在持续丰富中。”任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