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渴望一句温柔的问候;有人需要一双可以依靠的手;有人在无声等待,盼望一份陪伴。9月5日,中华慈善日,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回应这份期待。
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简称“荣基金”)于2018年9月12日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
同时,我们开展了多项重点项目:
圆满人生·安宁项目|老者不孤|乡村振兴|灾害救助
背后是一群正在努力的人,也有无数温暖的故事。
在我们的志愿者团队里,有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西、杭州、舟山、深圳的伙伴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
愿每个生命都获得平安喜乐。他们的故事,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诠释“慈善”的意义:
“能做事是强大,但能爱人,才是最强的能力。”
第一次去养老院,我遇到一位陪护者。她中风后身体半瘫,却依然照顾着母亲。她笑着说:“还好,我还能照顾别人。”那一刻,我知道了,爱,让人无所不能。
“我觉得,我多了一个孩子。”
在儿童陪伴组,我和孩子们唱歌、讲故事。有的身体不好,有的语言有障碍,但眼神清澈,笑容真诚。母爱不该被局限,我愿意把它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陪伴,是一份双向的光。”
一位老人说好多年没见过阳光了,我告诉他:“那我就做您的太阳,把温暖传给您。”他笑了,说:“现在不那么痛了。”我发现,是他们疗愈了我。
“那一刻,他用尽全力和我们挥手告别。”
有一位老先生,那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也睁不开眼睛。我们握着他的手,轻轻抚摸他的额头,和他一起缓慢地呼吸。大概过了几十分钟,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突然抬起手——用尽全身的力气,跟我们挥手道别。所以我觉得,心与心的相处,就是安宁疗护。
圆满,不是完美无憾,而是学会接纳。
圆满的人生,不只是拥有美好,也包括经历分别与苦难,甚至直面一种深层的恐惧——那是即将告别熟悉的一切,独自走向未知的孤独与茫然。而学会面对与接纳这种恐惧,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门功课。
也许,所谓圆满,并非完美无憾,而是逐渐增长我们‘承载与接纳一切’的能力。在安宁疗护的实践中,我们感谢服务对象,愿意让我们通过倾听与陪伴,走进那些厚重的生命故事。也正是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得以照见自己,慢慢圆满自己的人生。
“有人骂我离开病房,我却学会了什么叫真正的陪伴。”
刚开始做陪伴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被病人从病房里骂出来。后来才明白,那不是针对我们,而是他当时身体很难受,刚好看到我们进来,就把积压的情绪全都发泄在我们身上了。说到底,他只是在用他能做到的方式表达痛苦。那一刻我体会到,真正的陪伴不是讨好或改变谁,而是接住对方的情绪,无论温柔还是刺痛。
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养老院、病房、儿童康复中心……也可能发生在你的下一次行动中。
因为这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温暖。
因为每一个“谢谢”、每一个笑容,都会让你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
因为当你牵起那双手、唱起那首歌、讲完那个故事,你会发现——
陪伴,是一件小事,却能照亮自己的一生。
9·5 中华慈善日,加入荣基金志愿者团队,
让爱,不只是停留在心里,而是走出去,落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