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守“沪”|截至4月29日上海新冠抗疫总结
2022-04-29 23:34

 
       自3月底,4月初上海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牵动着全国上下每一个人的心。当疫情发展开始愈渐严重,上海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荣基金携手上海利生公益,在这个的春天将温暖带给了一个个急需帮助的个人、家庭和困难群体。
       今天,小荣为大家带来截至4月29日,在这次上海抗疫中令人难忘的点滴瞬间的总结。由衷感谢抗疫这一路上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同行者!
 
       
广泛帮扶 覆盖全市
       自防疫工作群建立以来,上海志愿者分工明确,针对不同区域安排专门负责人,核实受捐者信息,整理送货地址、路线。我们服务的特困人士,基本遍及上海所有区。
 


 
       敬老扶幼 关注各年龄阶层 
       从百岁老人住院老人,到来沪困难重病患儿,都得到了我们的帮助。
       19日,浦东新区一位100多岁的老人独自住院。退休的儿子、女儿均封控在家,对手机在线操作不熟悉,无法前去照料。对其他食物没胃口,需要原味酸奶补充营养。
 

 
       20日上午,酸奶由团队小伙伴送到医院。
       闵行区一个专门为全国来沪困难重病患儿就医的临时小家,收纳了滞留在上海的15户来沪家庭,以及医院周边同心圆关怀的10户家庭。这25户家庭有25个年龄从几个月到3-4岁的孩子。
       疫情期间,上海的网购停止运营,医院周边的商店超市也关门停业,孩子们需要的尿不湿成了这25个家庭的心头难。

 

 
       获知这条消息。当天晚上,疫情救助群内的志愿者便联系了尿不湿的经销商,可是得到的回复是无法营业和取得货源。好在由一位奶粉业务员的推荐下,我们联系到了爱婴室的店长,在她的帮助下联系上了浦西唯一一家位于松江印象城的爱婴室,他们还有2位店员坚守在店。
       在这2位店员的打包准备下,整理出了10箱尿布。16日我们联系物流,用电动车运输的方式,让快递小哥往返多次运输,将10箱尿不湿分批送到这25户小家庭的手中。
 
       精准帮扶 关注“隐形”群体 
       失独老人由于没有子女帮助,无法通过线上购菜方式,补充家用。出现物资短缺,也无法求助。通过联系关注失独老人的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我们收集到大量失独老人求助。截至29日,帮助失独老人/家庭,83人/户。
 

 
       在疫情期间从外省进入上海被困的群众由于没有固定住址,无法解决住宿问题,被迫露宿。
       4月21日获悉帮扶需求,7位滞留上海的流浪人士住在桥洞下,过着无水无电,无燃料的生活,只有电动车可以提供一部分电力。自从上海区域化封控管理以来,这批流浪者之前使用的四顶帐篷(没有被褥,垫的只有纸壳)在一场暴风雨后,基本都湿透了。
 

 
       我们收到信息后,项目负责人仅用了2小时的时间,帮助他们采购到了7个睡袋。睡袋精准派发还包括:南站5名街友;拆迁房街友一名 ;流浪小姑娘帐篷一枚,杨浦4位车友的物资和睡袋发放等。
 
       物资丰富 及时解难
       困难人士由于购物不便或无法承担团购物价,家中物资缺乏种类多,需求多元。我们的团队详细统计需求,无论防疫物资,还是家用消毒洗衣用品,或是特殊的食物需求, 常备药物需求,我们都尽量备齐。
 



 
       例如老年住户居多的百花公寓,有不少阳性患者,并且在隔离期间不断地有新增阳性病例,居民130户,330人,其中有不少特困老人。志愿者将急需的物资包括防疫物资和食品类物资进行了统计,并于最快速度安排防疫物资(防护服、面罩、消毒物品等)的采购及清美大礼包56份,含蔬菜、水果、肉类、鸡蛋、鲜奶等多元化营养食品的采购工作,于4月26日由司机分批将物资送达到百花公寓,并对防疫物资和食品礼包进行二次消杀工作。小区志愿者们也冒着风险,第一时间将物资派发到每一位困难户的手中。
 

 
       自4月22日起,荣基金联合和睦家医院,向有急需的老人提供处方配药送药服务。和睦家医院医生、药师在志愿者的配合下,耐心收集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和具体需求,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真诚感激您的支持
       截至截止到4月26日,荣基金联合上海利生公益对于此次抗疫援助精准帮扶特困群体金额累计达252171.89元,帮扶人数5350人。
       其中,也有来自以下每一位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心帮助,心手相连,感激同行!
 

 
       特别感谢上海利生公益、上海和睦家医院、及上海所有参与抗疫的志愿者朋友,在这段不平凡的日子,同在上海疫情阴霾之下的你们,克服自己面对的难处,用大爱温暖着他人。
       面对上海严峻的疫情,我们还在持续发力。但是我们相信,困难终会被战胜,在疫情结束的时刻,期待渡过难关的我们齐聚一堂,用笑容问候彼此。